2025 07/30 10:59:35
来源:大连日报

大连国光苹果:百年“老口味”今朝“新明星”

字体:

在金州三农果树基地,工作人员在果园内辛勤劳作。(记者 王华 摄)

  眼下正是苹果果实迅速膨大、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,瓦房店市松树镇朝阳村国光苹果基地园里,果农朱晓丽正在忙着为家里的200多棵国光苹果树浇水施肥:“村里从爷爷那辈儿就开始栽种国光苹果,当年,国光苹果可是家家户户的宝贝,没想到现在又成了香饽饽。”这番感慨,道出了大连国光苹果跨越百年的沉浮史——从20世纪初的“舶来品”,到一度被冷落的“老品种”,再到如今重返市场的“新明星”。作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地域特色的“老字号”果品,在新时代的浪潮下,大连国光苹果正以崭新的姿态,从记忆中的味道走向市场前台。

  百年传承:从“舶来品”到“辽南记忆”

  相关史志记载,大连的国光苹果种植历史,最早可追溯到1900年。当时,首批3000余株国光、红玉等苹果苗木从国外引入,分别在马虎岛、李店、长店堡等地建立了3处苹果园,由此开启大连地区西洋苹果栽培生产先河。1902年,大连的国光、红玉、黄魁等品种开始结果,标志着苹果在大连这片土地上逐渐扎下了根。

  1931年,大连国光苹果凭借其优良的品质,成功销往东亚、东南亚和西伯利亚,次年更是进军欧洲市场,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,让世界领略了大连国光苹果的魅力。1941年至新中国成立前,战争等因素导致果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,国光苹果也陷入困境。

  新中国成立后,大连地区的果树生产迎来了春天,迅速恢复生机。国光苹果凭借其适应性强、产量高等优势,占据了当时苹果栽植面积的40%以上,成为大连苹果产业的中流砥柱,并相继出口苏联等国家地区,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。大连也逐渐成为著名的辽南苹果之乡。

  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,是大连国光苹果的快速发展时期,1973年前后,其栽植面积占全市苹果栽植面积的67%。2000年,全市国光苹果栽植面积达到历史顶峰,约40万亩,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。

 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品种多样化的浪潮袭来,富士、王林、寒富等品种相继被引进和推广,为大连的苹果栽植种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,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。在这一过程中,国光苹果的种植规模逐步减少,面临着市场的严峻挑战。值得一提的是,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,大连生产的“红玉”“红元帅”苹果成为国家国庆招待会专用苹果。“国光”虽未入选,但其在大连苹果产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,依然不可磨灭。

  低谷重生:标准化管理唤醒“老味道”

  国光苹果个头中等,平均果重150克,最大可达240克,呈扁圆形,大小整齐划一。其底色黄绿,果粉多,果皮中厚而韧,宛如给果实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。果肉黄白色,肉质细脆,一口咬下,汁液四溢,酸甜适口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散开,还伴随着一股迷人的香味,让人回味无穷,品质堪称上等。

  据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杨凤英介绍,国光苹果之所以能在众多苹果品种中脱颖而出,与其卓越的内在品质密不可分。据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沈阳)检测,果品含可溶性固形物14.8%、Vc含量2.86毫克/100克、总糖13.3%、总酸量0.26%,干物质多,糖分高,糖酸比适中。这种恰到好处的酸甜平衡,使其口感丰富而有层次,无论是鲜食还是用于加工,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风味。

  此外,国光苹果适应性、抗逆性强,还十分耐储藏,能够在漫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品质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长久的品尝期。作为晚熟品种,国光苹果在大连的成熟期正值冷凉季节,特殊的气候条件赋予了它更浓郁的风味,果实酸甜爽口,皮薄质脆,品质优于其他栽培区,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。

  随着富士、嘎啦等新品种的引进,国光苹果逐渐被市场边缘化,但大连国光苹果依然在水果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。据统计,目前,全市国光苹果种植面积7.64万亩,占苹果总面积的15%,年产量12.66万吨。主要集中在瓦房店市(2.5万亩)、庄河市(2.27万亩)、普兰店区(2.02万亩)和金普新区(0.7万亩)等传统优势产区。在这些产区的重点乡镇,如瓦房店市松树镇、庄河市步云山乡、普兰店区同益街道,品质不断提升的国光苹果依然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“金果子”。

  朱晓丽告诉记者,朝阳村长期以栽种国光苹果为主,即使在新品种不断更新换代、国光价格低迷的时期,村里很多果农依然没有放弃对国光品种的管理。随着市场上的国光苹果逐渐减少,特别是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,品质越来越好的朝阳国光苹果售价也越来越高。“很多消费者说能吃到以前的老味道了。”据朱晓丽介绍,去年村里的国光苹果收购价为1.8元一斤,最高的时候达到2.5一斤。家里的200多株国光苹果树每年能带来六七万元的收入。

  市场突围:从“怀旧符号”到“健康IP”

  2009年,“瓦房店小国光苹果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,为大连国光苹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国光苹果身价倍增,当地国光苹果也由低迷时的收购价0.5元~0.8元/斤,攀升至2.5元~3.5元/斤。2013年,“淘宝网”的“有机农场”首次在网上以“童年的味道”为卖点,推介销售有机国光苹果,零售价高达7.6元/斤;2014年,“本来生活网”以差异化销售的策略,在全国“一片红”推广红富士的情况下,独树一帜主推国光苹果,零售价达到12.6元/斤,并在《北京漫步》杂志进行系统推介。资深买手撰文回忆童年“爱在深秋的国光苹果”,讲述了亲身经历与大连国光苹果的难忘情怀,在北、上、广、深等地掀起了一股钟爱国光苹果的热潮。2015年,大连国光苹果荣获“中国十大品牌苹果”称号,并入选“农业农村部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”,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。

  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,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也积极行动起来,围绕国光苹果高效栽培模式持续开展技术研究。通过不懈努力,形成了国光苹果提质增效栽培技术,并制定了《国光苹果生产技术规程》。这一系列技术成果的应用,有效提高了大连国光苹果的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,让这一“老字号”品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据了解,随着国内外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需求多样化转变,尤其是一些高端消费市场消费者保健意识的增强,提倡低糖食品已经成为一种饮食潮流。国光苹果酸甜可口,鲜食、加工兼用,无论是从营养角度还是从保健角度,其独特的品位仍受消费者的青睐,在市场空间中依然占据着一定的份额。

  “对于国光、黄元帅等‘老字号’品种,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在种质资源圃进行保种和研究,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品种改良和优化,深入挖掘老品种的优异性状,发挥老品种潜力,为全市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,大连国光苹果有望在品质提升、品牌建设、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。通过科技创新,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光苹果品牌,让这一承载着百年历史的“老字号”苹果,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。(记者 李小华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刘舒】